看準各界應用潛力 台續公司要做台灣無人機教育「催化劑」
〔記者陳治程/基隆報導〕無人機的作戰趨勢在烏俄戰爭後放大、更擴散全球,不只歐、美主流國家跟進,我國也在解放軍威脅的驅使下逐步導入,讓無人載具的應用不侷限民間,更跨入國防,成為部隊的「眼」與「矛」;隨著國軍採購軍規、商規無人機,飛手培訓的需求也不斷看漲,但在體制內訓能的緩不濟急下,台續團隊選擇支持國軍,更計畫在全台深耕無人機基礎教育。
3年前,剛成立的台續公司發現無人機的運用潛力,因而成立訓練團隊,在新興領域累積教學能量;不過,這間插旗雨都基隆的新勢力,並未選擇挖角現成教官,而是從頭培訓自有師資,建立起口碑;在現有的教官陣容中,除了自學的興趣玩家,也不乏有三軍退役人士在列,回流投入無人機訓練,數年下來,這股訓練能量不只進入民間,更提供國軍一條新的培訓路徑。
台續表示,該公司專注無人機教育訓練,同時具備無人機維修、組裝等技術服務,透過合作國內航太複合材料商合作,運用3D列印技術產製各式零組件,建立訓練機後勤能量,也發展教育用無人機,為紮根無人機教育鋪路。
此外,台續也支援過地方政府救災、勘災任務,如潮境公園土石坍塌空照,協建基隆市義消無人機隊,並協續消防隊無人機飛手,透過各界及軍退的無人機教官持續培養學員,讓他們學習操作更順利,甚至考取民航局證照,成為合格飛手。
團隊透露,順應國軍加速建構無人機部隊,新式訓練等需求,未來也將持續協助飛手協訓規模,甚至是進一步支援後備部隊的教育召集,讓訓練條件能跟得上現代戰場。
談及未來規劃,該團隊強調,雖然他們同時也有提供如ESG、數位平台設計等服務,但更大的心力還是會放在無人機基層訓練,希望能藉由培訓的正向循環,進一步開發無人機訓練教材,讓無人機走向基層學校,成為無人機教育訓練的「催化劑」。

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在俄烏戰爭後從民間走入軍事,國軍也抓緊這股潮流,加緊建構不對稱戰力,但飛手訓能緩不濟急的情況下,民間訓練團隊便成為國軍合作的重要夥伴,台續即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。(記者劉宇捷攝)

台續團隊專注無人機教育訓練,同時具備無人機維修、組裝等後勤技術服務,並多次支援地方政府救災、勘災任務,持續推廣無人機實務應用。圖為無人機教官指導學員進行模擬器練習。(記者陳治程攝)

插旗基隆的台續無人機教育團隊,三年前從0開始培育無人機教官,來自民間、軍退的好手從這裡出發,在全台各地持續紮根無人機操作訓練。(記者劉宇捷攝)